近期,随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第 1 号修改单的正式实施,市场与消费者的目光高度聚焦于 “灭菌乳” 这一品类。
首先,我们应该准确理解此次新规的核心意图。新标准的核心在于 “净化” 灭菌乳的原料定义,明晰灭菌乳与其他乳制品的界限。
重要的是,新规并未禁止复原乳本身,而是为其划定了更清晰的应用领域 —— 复原乳在酸奶、风味乳、含乳饮料、冰淇淋等其他乳制品中,依然是合法且普遍的使用的重要原料,只需在产品包装上明确标注即可。因此,新规的真正意义是为不一样的乳制品划定了清晰的原料边界和身份标识,让各种类型的产品各归其位、透明化发展,这不仅不是对复原乳的限制,反而为其在合适领域发挥价值提供了更规范的环境。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可以客观地评估复原乳的生态价值。
除了宏观的产业链调节功能,复原乳在产品应用层面也具有无法替代的价值,为乳制品市场的丰富多元提供了有力支撑,满足了不同消费场景和需求。
在酸奶、风味发酵乳、乳酸菌饮料、冰淇淋、调制乳等众多乳制品品类中,使用复原乳作为原料或基料是成熟、稳定且高效的工艺选择,其优势十分显著:
成本优势:通过科学选用奶粉进行还原,尤其是在全球乳业资源优化配置的背景下,能有效平衡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进而为市场提供更多价格亲民的乳制品,让不同花钱的那群人都能便捷享受到优质的乳制品,助力提升全民乳制品消费水平。
工艺稳定性:奶粉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各项理化指标(如蛋白质、脂肪含量)会经过严格的标准化处理,相比生鲜乳更易保持稳定。这对于酸奶等需要精确配比和精细发酵控制的产品而言,能最大限度确保每一批次产品风味、口感和质构的统一性,大幅度的提高工业化生产的品控效率与水平。
功能多样性:借助全脂、脱脂、乳清粉等不一样的奶粉组合,乳企可灵活调整产品的营养成分、口感和功能特性,无论是打造低脂低糖的健康产品,还是研发具有独特风味的创新产品,复原乳都能提供广阔的创新空间,推动乳制品市场不断推陈出新。
复原乳支撑起庞大的非 “纯牛奶” 商品市场,与使用生鲜乳的高端产品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构建了结构完整、层次丰富的乳品消费体系,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因此,我们应彻底摒弃对复原乳的片面认知与误解,以科学、理性的视角,重新认识其在乳业生态中的无法替代的战略价值。复原乳绝非 “劣质品”,而是现代食品制造业体系中,默默守护产业平稳运行、推动市场多元发展的 “幕后英雄”。在新规厘清市场边界后,复原乳将在更精准的领域持续发挥优势,与高品质的生鲜乳制品相辅相成,一同推动中国乳业向着更健康、更高效、更多元的方向稳步前进。